041-969910156
041-969910156
时间:2024-11-20 点击数:
美丽陕西,要迈过沙漠这道坎——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十五年记肇始于1978年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一路走来,已历时35年。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多亿元。鉴于此,1978年,在当时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毅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区、市,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
陕西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省份之一,在过去的35年里,群策群力,顽强拼搏,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努力为全省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护佑三秦大地的生态安全。目前,陕西三北工程区域生态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实现了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局部良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35年,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从春种到夏,到秋一场空。这首曾经在陕北地区广为流传的歌谣,生动地反映了老百姓在漫漫风沙面前的悲哀和无奈。据了解,陕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区域,也是全省的主要水土流失面积和全部的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集中区域。
资料显示,到解放初期,陕西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仅存4%,水土流失面积近917.9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达173万公顷,年输入黄河泥沙量达8亿多吨,占黄河总输沙量的二分之一。特别是榆林沙区,森林覆盖率仅1.8%,几乎都是流沙。
解放前不到百年时间里,流沙南移越过古长城60公里,全区14万公顷农田和牧场被流沙吞没,6个城镇和412个村庄被风沙袭击压埋。森林植被的大量毁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庄稼十种九难收,以致广种薄收在愈穷愈垦、愈垦愈穷的怪圈中愈演愈烈。解放后,我省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开展大规模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林地面积有所增加,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1978年,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以后,我省以渭河及秦岭北麓为界,包括榆林、延安、铜川、咸阳、宝鸡、渭南、西安、杨凌8个市、区的65个县(市、区)被纳入陕西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区域,区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
总人口1941.6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8.6%。工程实施35年来,在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不管是在生态、经济、社会方面,还是在工程自身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社会的长足、全面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将国家重点工程、地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与三北工程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双赢的效果。
去年11月,祝列克副省长在一次会议上曾对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成效做了凝练概括。他指出:一是荒沙治理成就瞩目。坚持不懈开展植树造林种草,沙化土地减少到了2120万亩,沙区林草植被增加到1869万亩,沙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7%,彻底改变了不毛之地的落后面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防护林网更加稳固。随着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林、陕甘交界水源涵养林、关中平原农田防护林等一批防护林陆续建成,三片、三带、一网防护林体系进一步扩展,骨架作用更加明显。
三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三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近3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年均增加220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近8个百分点,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环境实现了由黄变绿的重大改观。
四是综合效益大幅提升。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农村劳动力由单一农业生产向生态建设等多元化聚集,各方面资金向育苗、营造林、林业多种经营等聚集,土地利用结构、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2120万亩沙化土地,急需治理去年11月1日,省政府在榆林召开三北防护林工程总结启动大会,安排部署五期工程建设。据了解,我省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总投资68.7亿元,在8市(区)68个县(市、区)共营造林2300万亩,到2020年将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同时我省启动全面治理荒沙工程,用三年时间,在榆林、延安和渭南3市9个县(区)全面治理300万亩荒沙,其中治理50万亩流动沙地,改造150万亩半固定沙地,巩固100万亩固定沙地。
美丽陕西是三个陕西建设的重要内容,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则是建设美丽陕西的重点和难点区域。省林业厅厅长李三原指出,实现这一区域的生态美,一方面要将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等各大生态项目聚集起来,加快推进陕北高原大绿化、关中大地园林化进程,尽快让大绿色、大森林、大园林展现出来。另一方面,要将流动沙地和严重水土流失区作为治理的重点,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不断提高植被覆盖度和林分质量,构筑绿色生态大屏障。
同时,还要注重民生林业建设,加强生态经济型和景观型防护林建设,增进百姓福祉。此外,李三原厅长认为,还应围绕各区域发展布局,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长城沿线风沙区重点建设百万亩樟子松、百万亩长柄扁桃基地;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重点建设百万亩松柏林、百万亩优质红枣基地;渭北高原及关中平原区重点建设百万亩干杂果基地、百万亩农田防护林基地。三北防护林建设和防沙治沙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今后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祝列克副省长说,我省荒沙治理步入了克难攻坚的关键时期,全省还有2120万亩沙化土地急需治理,1367万亩低质低效林急需改造。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明显减少、成本大幅提升,加之剩下来的大多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降雨量少,成为多年难啃的硬骨头,植树造林、巩固成果的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这一问题,有关专家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实施好三北工程,要坚持政府主导,增加政府投入。同时要加强改革创新,依靠市场引导,进一步调动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科技先导,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实效。
治沙英雄,用汗水筑起绿色屏障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35年里,我省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治沙英雄。
他们用自己的心血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美丽乐章。说起治沙英雄,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的农民石光银。
他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国家命名的治沙英雄。石光银,1945年出生于定边县。在他儿时的记忆里,定边是个自然条件恶劣的不毛之地,全县1/4的土地被黄沙所淹没,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常年受到风沙侵害。我跟随父亲搬了9次家,都是为了躲避风沙。
他回忆说。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政府无力治理的林场、荒山、沙地,个人可以承包起来。这一年,石光银辞去海子梁乡农场场长职务,带领妻儿老小,把家搬到了荒沙面积最大的四大壕村,签订了承包治理乡农场3000亩荒沙的合同。四大壕村是有名的风沙口,为了拔掉受穷的根子、把荒沙治住,他走家串户动员大家联合治沙,并卖掉了自己的家畜,又向亲友借贷,凑够了树苗款,带领7户家庭的男女老少,在3000亩荒沙上植树造林。
他们发誓:把这件事干成,这辈子就没有白活。死也要死在沙窝里,谁也不能退出!饿了,掰块青稞面馍馍;困了,点把火烤烤沙子,裹个羊皮袄就地一躺;累得站不直就喝一大口酒,腰杆挺起来又接着栽树。到了第三年,成活率终于达到85%以上。为了使治沙能长久地坚持下去,石光银先后办起了新兴林牧场、千头良种奶牛养殖场、10万只养鸡场、三边农家风情园、月牙湖旅游景点、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等经济实体。
目前,石光银荒沙治理公司固定资产5700多万元,林木总价值1.2亿元,年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有治沙英雄,自然就有治沙女杰。靖边县农民牛玉琴,1985年起以家庭承包形式在毛乌素沙漠南部沙区种草种树,治沙绿化,用人挖、肩扛、驴驮等方法植树种草。
她说:就是憋死骡子累死马,也要让万亩荒山绿起来。在她的带动影响下,周围1904户家庭治沙种树1000多公顷,使毛乌素沙漠南部沙区大部份得到治理,沙区植被覆盖度达40%以上,流动沙丘基本固定或半固定,有效地降低了风沙危害。从前,她家屋后是一眼望不见边的沙漠,如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树林。从一棵树到近3000万棵,从11万亩茫茫荒沙到林草覆盖率达80%,牛玉琴用辛勤和坚韧把沙漠建成了绿色家园。
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牛玉琴拉奥博士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还将牛玉琴的治沙奇迹拍摄成专辑电视片在公共电视网中播放,向世界各国推广介绍。50岁的张应龙,2003年辞去年薪数十万元的外企副总职位,回到陕西神木老家造林治沙。
最艰难时几乎倾家荡产,连房子都卖了。他曾经连续48天独自困在治沙基地,一个人影都见不到,孤独得要发疯,甚至出现了幻觉。而今,他承包的那片面积接近一个马尔代夫的沙地,绿化率已达四分之三。还有59岁的杜芳秀。
1999年,用做生意赚来的近40万元,联合其他农户在荒山荒坡造林治沙,并登记注册了定边县秀海荒山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带领7个乡(镇)1565户乡亲走上套种绿化、种草养殖致富的道路,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可以说,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期间涌现出的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杜芳秀等治沙英雄,原本都只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人。
他们植树造林的初衷都是最朴素的,无非是要在这块生态环境恶劣的土地上活下去,或者希望活得更好一些。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是一项多了不起的事业。然而,就在他们的一锹一镐、一串串脚印之间,一道护佑三秦大地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已巍然而起!。
本文来源:华体汇·体育-www.iotsmtp.com